«

河南一地推出「妈妈食堂」,聘请 160 名家长到中小学帮厨,如何评价这一模式?是否值得推广?

qimuai 发布于 阅读:22 知乎热门问题回答


河南一地推出「妈妈食堂」,聘请 160 名家长到中小学帮厨,如何评价这一模式?是否值得推广?
问题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725739266630949

(修改后保持原文核心观点和案例,重点强化了生活化表达和情感细节)

有些人总爱说家长进厨房是作秀,这话我可真听不下去。在食堂吃过三年饭的人都知道,有些学校饭菜简直没法下嘴。记得我们学校当年切的土豆条快赶上薯条粗细,炒青菜蔫得像抹布,窗口还挂着"营养食谱"的牌子。看到河南搞"妈妈食堂"的新闻,我拍着大腿感叹:早该这么治治了!

去年我表姐被喊去学校当帮厨,回来直倒苦水。她说亲眼看见厨师尝完汤咸淡,勺子都不擦直接扔回锅里,恶心得差点把围裙吐脏。轮到她上手时,洗菜换三遍水不说,切肉片都要对着灯光比薄厚——亲妈和打工人的差别就在这儿:一个真当自家孩子伺候,一个只当是流水线作业。

不过实话实说,这模式也不是万灵药。最怕遇上那种护犊子的家长,我邻居王阿姨前阵子在学校帮厨,顿顿给儿子碗里埋鸡腿,惹得其他孩子回家哭闹。最后学校贴出告示"禁止给自家孩子打菜",这场"鸡腿风波"才算消停。

说到底这事能成,妙在把"应付差事"变成"要脸面"。就像我们公司食堂搞过"老乡推荐厨师",结果请来的师傅生怕丢老家脸,摆盘比星级酒店还讲究。家长在全校眼皮底下干活也是同理——谁想被家长群吐槽"李婶炒的菜吃出半片钢丝球"?

推广这事得学我们搞产品的思路:用厨房革命解决吃饭难题。但得配上正经培训和轮值规矩,别弄成"关系户专用灶台"。建议先找几个学校试点,把"妈妈帮厨"升级成"家长伙食委员会",让营养师带着家长慢慢上手。

说句实在话,与其看某些食堂把宫保鸡丁做成辣椒炒鸡骨头,真不如让妈妈们露两手。至少我小外甥现在放学不抱怨"食堂猪食"了,天天嚷嚷"刘阿姨做的红烧肉能拌三碗饭"——你瞧,搞好伙食比开十场家长会都管用。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