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出现民办高校三、四轮征集志愿后仍未招满现象,什么原因导致的?民办高校是否需改变办学思路?

qimuai 发布于 阅读:15 知乎热门问题回答


今年,「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难」问题再次引起外界关注。 其中,在广东 20 多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有 14 所高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高校「未招满」。如湛江科技学院经第三次征集志愿后,仍「缺口」2900 余人。 除了广东,针对 2025 年普通高校招生,广西、黑龙江启动了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其中,广西更是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云南则启动了第六轮征集志愿。在最后征集志愿时,这些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比最初降低了 30 分或 40 分,所涉及的学校多数为民办本科院校。 广东一所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全国都有招生难的问题,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而且,不仅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难,公立学校也同样存在此难题。该工作人员说,因民办本科学费贵,不少学生选择读专科或者复读。 专家表示,近年来,除了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遇冷,民办初中、高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一些公立高校也存在招生难的问题,原因是民办本科院校学费贵,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就业行情不乐观等,导致了很多学生及家长做其他选择。专家呼吁,民办本科院校面临巨大挑战,需改变办学思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探索特色化办学。 经三次征集志愿,还是「未招满」 8 月 15 日,微信公众号「湛江科技学院招生办」发布文章称,该校 2025 年招生录取工作已全部完成,今年将有 7928 名普高学生以及 4800 名普通专升本学生加入。在 7928 名普高学生中,本科 6936 人,专科 992 人。 此前,湛江科技学院因招生遇冷、「缺口大」而多次征集志愿引起外界关注。 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信息,在《广东省 2025 年本科普通类(历史)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中,湛江科技学院计划招生 1870 人,投档人数为 286 人,投档最低分为 454 分;在《广东省 2025 年本科普通类(物理)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中,湛江科技学院计划招生 4487 人,投档人数 425 人,投档最低分 426 分。其实际投档人数比计划招生人数少了 5646 人。 之后,湛江科技学院先后进行了三次志愿征集。 在第三次志愿征集时,湛江科技学院招生办公众号发文称,「已投档考生的志愿专业 1 需求,100% 满足!普通类专业互转不受选科限制!」 然而,虽然投档分数线已大幅度下降(历史类 428 分、物理类 400 分),湛江科技学院的第三次志愿征集情况仍不乐观,缺口 2900 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8 月 2 日,湛江科技学院对外发布《严正声明》对「登记填报录取高考学子可获助学金」一事进行辟谣,称相关言论纯属捏造,已向属地公安机关报警。 而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此前发布的数据,2025 年,在广东 20 多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有 14 所民办本科院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民办本科院校未招满。 以广州华立学院为例,在《广东省 2025 年本科普通类(物理)第三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中,该校计划招生 1187 人,投档人数 798 人,仍有较大的缺口。 澎湃新闻留意到,除了广东,全国多地出现了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难的问题。 7 月 30 日,广西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称,将开始 2025 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且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同日,黑龙江也发布了 2025 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通知。 7 月 31 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消息称,2025 年普通高校招生第六轮征集志愿工作定于 7 月 31 日下午开始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征集志愿时,这些高校分数线一般比最初降低了 30 分或 40 分,所涉及的学校多数是民办本科院校。 民办本科为何招生难 民办本科招生难的现象往年就存在,今年尤为严峻。 从考生总数来看,2025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1335 万人,比 2024 年少了 7 万人,这也是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从 2018 年以来逐年增长后,首次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有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388 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23 所,占全国总数的 31.4%。2023 年,全国民办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招生 124 万人,占比 25%。从分布来看,湖北、江苏、山东、广东、陕西的民办本科数量靠前,分别有 33 、 26 、 25 、 25 、 23 所。 据 21 世纪经济此前报道,民办本科院校招生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生源主要来自省内,但各省生源规模差别却很大,因此,就容易出现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冷热不均。 在社交平台,众多网友指出,民办本科学费太贵,教育质量良莠不齐,这是其招生遇冷的重要原因。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多数民办本科的学费一年要 2 万元 -3 万元,个别学校的学费甚至超过 10 万元一年。以此保守计算,若算上生活费,一年花费要 5 万元左右,这对于不少家庭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广东一所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该校进行了三次志愿征集,学生仍未招满。目前,全国都有招生难的问题,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而且,不仅民办本科招生难,公立学校也同样存在此难题。 该工作人员分析认为,因民办本科学费贵,不少学生选择读专科或者复读。 专家:民办本科面临挑战,要改变办学思路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除了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遇冷,民办初中、高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民办学校不香了」这个话题,去年就曾引起舆论关注。招生遇冷,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变化。总体看来,招生计划缺额多、降分幅度大的民办学校,均是办学缺乏鲜明特色的近年来毕业生出路不理想的学校,这些学校招生遇冷,是学生、家长「以脚投票」的结果。 熊丙奇表示,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民办本科院校的收费大多在一年 2 万元 -3 万元之间,中外合作办的高校学费普遍更贵,很多家庭无力承担;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少学生选择读职业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与专业时,更看重毕业时的就业,所以就算名校的冷门专业,往往招生也不理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指出,当前,不仅民办本科院校,民办中小学都出现了招生难的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下行,学费贵,不少家庭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再是,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被外界诟病,其专业设置很多没有跟上市场变化,学生毕业后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储朝晖说,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问题,很久之前就存在了。很多年前,他去山东,了解到有学校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去报到。 澎湃新闻注意到,与原有的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遇冷相反,近年部分新建的高校招生火爆,引起外界关注。如今年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在浙江招生计划数为 70 人,分数线为 656 分(位次 8518),仅比浙江大学的省内最低录取分数线(658 分)低 2 分。作为今年刚获批的新建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首届招生便交出亮眼答卷——录取分数线超越多所「985」学校,最高分更是达到 683 分。2025 年,西湖大学首次走出浙江招生,其中在河南、重庆两地通过普通高考模式招生。在河南,西湖大学最低录取分 674,多位考生 685 分以上。在重庆,西湖大学最低分 669,位次大约在 500 位。 内容详见多地出现民办高校三、四轮征集志愿后仍未招满现象 本科 招生 _ 院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1460401595352734

作为一名在民办高校招生办摸爬滚打5年的前老师,每次聊起这个话题,心里就翻江倒海。我坚决反对那些光把责任推给学费贵的论调——当年我们学校学费两万八,还不是学生挤破头来报名?说到底,问题就出在办学思路上。

2019年招生季,一个家长拿着我们和隔壁公办二本的宣传单,直接给我来了一记灵魂拷问:"你们民办学校能给什么公办给不了的?"我当时就懵了,愣是半天没挤出一句话。现在想想,这简直是民办高校的死穴:没有公办院校的老底子,又缺职业教育的实用劲儿,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高价低配"的二本货色。

举个例子,去年有个学生考了420分,偏要去深职院学数控专业,死活不肯来我们这儿。他原话说:"三年学费够买台五轴数控机床了,学出来月薪稳稳过万五。"再看看福耀科技大学的招生盛况,一开张就把985甩在脑后,为啥?王老板直接把实验室改造成汽车玻璃生产线,这思路简直是降维打击。

民办高校现在最尴尬在哪儿?一边想装"大学"的派头,一边又舍不得"生意"的算盘。我们招生办那会儿,整天就干专业名字"整容"的活儿——把"酒店管理"包装成"国际文旅运营",把"市场营销"吹成"数字化商业领袖培养"。可学生又不是傻子,现在00后精得很,人人会查就业报告,这套"注水专业"的把戏早过时了。

说到这儿,得给个高能预警:未来五年,民办高校倒闭潮可能汹涌而来!数据摆在那儿:今年广东14所民办本科招生没满额,云南那边搞到第六轮征集,分数线狂降40分——这简直是超市临期商品打三折都卖不动。但我倒觉得是好事,逼着它们动真格:要么像西湖大学那样死磕科研,要么学宁波东方理工对接产业需求,总比现在半死不活强。

最后掏心窝子说:花三万买个民办本科文凭,真不如去新东方学厨师。至少结业能炒出盘地道宫保鸡丁,有些民办高校毕业的,连Word排版都搞不定——这话可能得罪同行,但摸着良心讲,不就这么个理儿?

知乎热门回答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