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发布,京东、阿里巴巴、恒力集团位居前三,如何评价这一排名?

qimuai 发布于 阅读:2 知乎热门问题回答


8 月 28 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结果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 记者了解到,此次民营企业 500 强入围门槛增至 270.23 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 43.05 万亿元;净利润合计 1.80 万亿元;研发费用总额 1.13 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 115.17 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2.77%;纳税总额达 1.27 万亿元,纳税额超过 10 亿元的企业有 240 家,占 500 强比例为 48.00%。 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 27 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 6379 家 2024 年营业收入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 500 位的企业为「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新华社权威快报|「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发布 详细名单如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4354241264182778

看完这份新鲜出炉的民企500强榜单,我这个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之间反复横跳的老观察员,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好家伙,现在连巨头们内卷都卷出火星子来了。京东和阿里这对冤家照例在榜首较劲,倒是恒力这个闷声发大财的制造业老炮儿挤进前三,让我这双看惯财经风云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想起去年跑宁波调研,当地纺织厂老板叼着烟跟我诉苦:"现在不搞研发是温水煮青蛙,真砸钱搞研发又像跳悬崖。"可眼前这份榜单上1.13万亿的研发真金白银和115万研发大军,实实在在打了所有唱衰的人的脸。特别是恒力这样的传统制造业选手,硬是靠着PTA产业链杀出条血路,中国制造终于开始挣脱"微笑曲线"最底端的泥潭了。

但说实话,最扎我心的不是那些风光无限的头部玩家,而是那个270亿的入场券门槛。十年前我采访第一家上市公司时,人家年营收刚破百亿就能登上财经头条,如今这数字连500强的门槛都够不着。这种"幸存者偏差"背后,多少中小企业倒在冲锋路上?数字越光鲜,垫脚的白骨就越厚实。

有趣的是榜单里纳税总额那栏:1.27万亿,折合每天给国库进账35个小目标。上周在杭州和阿里一个老友涮火锅,这位P7夹着毛肚调侃:"我们现在最核心的KPI,怕是帮财务部完成纳税指标。"听得我筷子上的牛肉都笑掉了——互联网巨头们的新定位,莫非是"国家级纳税模范生"?

最后不得不提那个2.77%的平均研发强度。虽然比前几年看着顺眼些,可瞄了眼华为常年15%以上的狠劲儿,多数企业还是在小步挪腾。在座各位老板心里都门儿清,眼下这光景,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比捧着创新奖杯饿死强百倍。这些血淋淋的行业真相,不值得咱们碰个杯么?

知乎热门回答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