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式度假」成为旅行新趋势,人们为什么不喜欢「特种兵旅游」了?如何看待这一变化?你更喜欢哪种旅行?
继高强度打卡的「特种兵旅游」后,反其道而行之的「白人式度假」成为旅行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找个环境好的度假酒店或者民宿,只为了舒舒服服地躺上几天。不过,这种度假方式究竟是否那么令人羡慕,似乎只有自己亲自体验了才能清楚。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865982670238636
作为一个曾经24小时暴走五个欧洲国家的"旅游特种兵",如今却能在巴厘岛酒店躺到服务生准备报警的过来人,这题我可太有发言权了。
去年在瑞士的惨痛经历还历历在目:天没亮就赶场似的冲上少女峰,刚咽下芝士火锅就被滑翔伞教练拎走,卢塞恩游船还没靠岸就拖着行李往火车站狂奔。结果在因特拉肯车站累得神志不清,抱着售票机喊妈妈——那一刻突然惊醒,这哪是度假,简直是花钱给自己上刑。
现在我的旅行信条就八个字:酒店即终点。上个月在清迈的度假村,我创造了三天不出大门的记录。泳池边的服务员从热情推荐一日游,到后来每次见我张嘴就问:"先生需要续房吗?"可您猜怎么着?我居然记住了午后飘过泳池的茉莉花香,尝遍了酒吧台十七种特调鸡尾酒,还跟尾巴带弯钩的流浪猫混成了老熟人。
总有人说这种度假方式虚度光阴?那是没体验过在马尔代夫水屋发呆时,突然看见海豚群在落日里跃出水面,背鳍划破粉色海水的瞬间。当脚步真正慢下来,感官反而变得异常敏锐——巴厘岛服务生鬓角的鸡蛋花从鹅黄变成橘红只用了三天,普吉岛卡伦海滩的细沙比芭东的咸味更重些,这些细节在赶路时根本无暇体会。
(真实暴击来了!)翻看那些冲锋陷阵的旅行相册,埃菲尔铁塔下的自拍甚至记不清当时是否吃了早餐;而毛里求斯沙滩上随手拍的晚霞,连相机里残留的海风湿度都带着记忆的温度。暴走式旅行像在集邮景点明信片,躺平度假才是在收集生活切片。
别问我哪种更高明,就像没法比较跑马拉松和泡温泉的快乐。但要是您也经历过在卢浮宫狂奔找《蒙娜丽莎》,结果撞翻三脚架被法国老太太怒瞪的社死现场,就会懂为什么现在我的行李箱总塞着本《如何躺得更优雅》。毕竟只有躺得够平,才能看清巴厘岛屋檐上流淌的银河。
文章标题:「白人式度假」成为旅行新趋势,人们为什么不喜欢「特种兵旅游」了?如何看待这一变化?你更喜欢哪种旅行?
文章链接:https://qimuai.cn/?post=435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