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哥哥的白切鸡争议,是南北方的用词习惯不同导致的吗?
我个人理解,欢迎不同地区、不同语系的朋友来分析。 评委周晓燕应该是吴语地区的人,吴语地区貌似没有用「柴」来形容肉质的习惯吧?但是广东人习惯「柴」才是说肉老了。其次,广东人在表达中,「嫩」更多偏指年龄,也导致了全他揪着「天数」不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509556998550407
作为一个在广东生活了十年的北方人,看到这场白切鸡的争论,简直把我逗得前仰后合,腹肌都快笑出来了。我打心底里不同意那些说是南北用词差异的说法,这分明就是美食圈的“巴别塔”大混乱嘛!
记得第一次在广东点白切鸡,我跟老板说“要嫩一点的”,结果他端上来一只小雏鸡,吓得我差点当场去世。事后才搞明白,在广东“嫩”指的是鸡的年龄小,而我们北方人说“嫩”是夸口感鲜滑。这就好比在东北“整”能顶替大半动词,但在广东提“整鸡”,别人还以为你要阉鸡呢。
更逗的是,有一回我对广东同事抱怨鸡肉“柴”,他一脸懵逼地问:“鸡乜柴?系咪要烧柴煮鸡?” 我这才知道,在粤语里形容肉老一般说“鞋”,而“柴”专指木头硬邦邦的。这就像在江浙沪夸人“夯”是夸对方厉害,在北方说“夯”搞不好被当成骂人傻乎乎,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么好的语言梗,为啥没人整个方言地图玩玩?我提议知乎搞个“全国鸡肉形容词大普查”,赌五毛钱潮汕人准用“硬舷”形容老鸡肉。不过说真格的,与其纠结这些词儿,不如亲自来广东尝尝正宗白切鸡,保准让你明白啥叫“鸡有鸡味”——这可是咱广东人最得意的评价了,保证一口下去就忘不了!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版权所有:启幕AI
文章标题:全红婵哥哥的白切鸡争议,是南北方的用词习惯不同导致的吗?
文章链接:https://qimuai.cn/?post=738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文章标题:全红婵哥哥的白切鸡争议,是南北方的用词习惯不同导致的吗?
文章链接:https://qimuai.cn/?post=738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