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茶餐厅悄悄隐去「现做」字样,怎样看待这一做法?西贝预制菜事件对餐饮行业影响有多大?

qimuai 发布于 阅读:16 知乎热门问题回答


近日,网友热议绿茶餐厅已经悄悄撤下了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是否真有这种情况? 9 月 17 日,南方 + 记者实地走访深圳南山区一家绿茶餐厅,发现门外确实无此广告。现场餐厅工作人员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撤下的。但问及餐厅餐品是否是预制菜时,对方强调烤鸡等招牌菜式是现做的。同时,绿茶餐厅外卖的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 「无预制菜」 字样已被涂黑。 深圳南山一家绿茶餐厅的门店外已没有「无预制菜」的招牌 「黑猫投诉」的微博亦刊文称,近日多名网友发现,绿茶餐厅外卖的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 「无预制菜」 字样被涂黑;此外,吉林一网友拍到喜家德门店宣传海报上 「拒绝预制」 的标语被涂抹遮盖。 绿茶集团的招股书中披露:「通过与专业食材加工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与该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我们与食材加工公司的合作使我们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在中国内地加速扩展餐厅网络。我们避免了与建设自营中央厨房相关的大量前期投资。」集团与 205 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食材的大部分制备过程分配给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在为顾客烹煮及上菜前只需在餐厅进行简单操作,这样可以「保持餐厅的一致味道及品质,提高运营效率」。 灵活的供应链离不开「预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绿茶餐厅的运营效率。然而,在消费者层面却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社交媒体上,有消费者表示,绿茶餐厅使用预制菜而不进行提前告知,侵犯了其知情权。在消费市场对预制菜的评价两极分化的同时,绿茶餐厅一边以「现做」为宣传文案(如招牌菜「龙井烤鸡」主打现烤),一边要强调由中央厨房来提升出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绿茶餐厅门口此前摆放的「无预制菜」招牌 绿茶餐厅的预制菜使用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证监会曾对绿茶餐厅食品安全以及预制菜占比情况进行了问询。在合规经营层面,证监会要求绿茶餐厅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对是否符合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明示。 2024 年 3 月,有媒体曝光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售卖的「佛跳墙」是预制菜,且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字样。尽管绿茶餐厅随后表示已下架相关预制菜品,但这一事件仍引发了消费者对预制菜新鲜度和品质的担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1751370324539302

在餐饮圈混了十几年,看着绿茶餐厅这波操作,真忍不住拍大腿——现在的餐饮老板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那些嚷嚷"用预制菜就是诈骗"的键盘侠们,怕是连后厨长啥样都没见过。

去年在绿茶吃饭的经历至今难忘。服务员小姑娘拍着胸脯保证烤鸡现烤现卖,结果转身就撞见后厨小哥撕真空包装袋,那动作熟练得跟拆快递似的。烤鸡在烤箱里转悠十五分钟就上桌,油亮亮的外皮底下,是工业化流水线冷冰冰的质感。当时我举着筷子僵在半空,活像发现老婆饼里真没老婆的憨憨。

开餐厅的苦水倒三天三夜都倒不完。老张在福田区的店,每个月发工资那天都在天台徘徊——人工成本生生啃掉35%的流水。预制菜哪是偷懒啊?分明是房租、人工、食材三把砍刀架脖子上逼出来的活路。现在餐饮这行当,利润率薄得跟饺子皮似的,再不用预制菜,怕是要把老板自己剁了当食材卖。

但绿茶栽跟头真怨不得预制菜。错就错在既要打着"手工现做"的旗号招摇过市,被扒皮后连夜拿黑漆盖海报,那遮遮掩掩的劲儿,活像给秃顶贴假发片。你看人家"老碗会"多敞亮,外卖页面上明晃晃写着"中央厨房直供",反而收获大把好评。

西贝那事儿更是捅了马蜂窝。自打他家后厨照片全网飞,整个餐饮圈都在地震。我那个做食材供应的兄弟说,现在老板们问得最多的是:"这包装能不能印点厨师手绘图案?"你看这魔幻现实:消费者骂着预制菜点外卖,商家绞尽脑汁把流水线产品伪装成手作——大家最终都活成了自己当年最嫌弃的模样。

说到底,这年头做餐饮得学会脱裤子亮相。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藏着掖着才要命。与其搞什么海报涂黑的行为艺术,不如学学左庭右院,直接把中央厨房做成玻璃橱窗。毕竟在这个人人举着放大镜的时代,真诚才是解药——当然,得配上明码标价的菜单才算功德圆满。

知乎热门回答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