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罗永浩看问题非常能看到本质,为什么创业总是不成功?
看这次老罗跟西贝对线,觉得老罗总是能把话说到点子上,看问题一下就看到本质,并且逻辑很清楚。而西贝贾老板完全逻辑混乱。 但以前老罗干锤子手机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手机这一行的商业逻辑看透?之前看他演讲,锤子总是无法协调好设计和量产的矛盾。反而像西贝老板这种听不得别人意见,说话又没逻辑的把企业做这么大。 创业需要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1111367743505822
作为一个在创业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看到这个问题我下意识摸了摸口袋(虽然早戒烟了)。实名反对那些说老罗"光说不练"的论调——事情真不是非黑即白的。
这些年见过太多聪明人折在创业路上。记得2016年那个创投会,清华高材生把共享单车模型分析得滴水不漏,结果自己项目三个月就凉了。反倒是旁边那个操着闽南腔的老板,闷头往街上砸了三百辆电单车,硬是啃下三线城市市场,去年还被本地报纸称作"共享单车大王"。
老罗的问题恰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总能把行业矛盾扒得底儿掉,像手术刀似的剖开每道伤口。但创业哪是解数学题啊?有时候就得学西贝贾老板,明明说话像喝高了即兴发挥,关键时刻却能蒙眼往前冲——去年他跟我说这叫"钝感力",当时我还笑话他玄乎。
现在我管这叫"二百度近视创业法"。你看那些真闯出来的,哪个不是眼前雾蒙蒙的?看不清十米外的坑,反倒敢甩开步子跑;瞄不准对手的排兵布阵,就埋头捣鼓自己的土枪土炮。老罗这种自带望远镜的,起跑线前就看见三年后的沼泽雷区,鞋带系了三回都没迈出去。
说到这儿扯句掏心窝的:创业最金贵的能力不是洞察秋毫,而是"该瞎时候得会装瞎"。知道什么时候该揣着明白装糊涂,什么时候得瞪圆眼珠子较真——这种火候把握,才是区分实战派和评论家的分水岭。这么实在的道理居然没人拍大腿?啧,看来大伙儿都被老罗那套聪明劲儿带沟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