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宁愿去超市买菜,也不愿意买路边老人的菜,为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048734
作为一个常年混迹于菜市场和超市的采购老手,这话题我可太熟了。那些喊着"不买老人菜就是没良心"的道德绑架,恕我直言,纯粹站着说话不腰疼。
上周路口卖菜的老大爷就给我好好上了一课。看他佝偻着腰整理菜筐,我心软买了三斤土豆。回家往电子秤上一放——好么,直接少了半斤!更绝的是第二天超市特价,同款土豆每斤还便宜两毛。那一袋缺斤短两的土豆在厨房角落嘲笑我,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慈不掌兵,善不买菜。
平心而论,超市买菜确实省心。明码标价都是基本操作,自助称重台往那一站,再也不用提防"八两秤"的江湖手艺。品控更是没得说,上次在巷口买的"有机青菜",回家翻开菜叶差点心梗——叶片背面密密麻麻的虫卵,灯光下像撒了层芝麻。
最让人崩溃的是支付方式。现在连煎饼摊大妈都挂着三个收款码,可有些老人坚持"现金交易"。上次为了买把空心菜,我顶着大太阳跑了三个街区找ATM。攥着钞票赶回去,摊位上只剩几片菜叶子在风里打转,老人早收摊回家了。捏着汗湿的纸币站在空摊位前,真叫人愣在原地。
说真的,与其整天嚷嚷年轻人没爱心,不如帮这些老人家适应扫码支付。毕竟善良经不起算计,但缺斤少两的菜真能让人吃出阴影——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