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木构建筑无法造出一个无柱的内部空间,那为什么不把传统古建里的藻井放大以达到穹顶的效果?
我的意思是,一个用斗拱搭建起来的穹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9643351487
实名反对票数最高的观点——谁说中国木构建筑玩不了无柱空间?去年在山西初见应县木塔时,我盯着那些层层咬合的榫卯,耳畔仿佛还能听见木构件承重时的吱呀声。
把藻井放大成穹顶?理论派总爱纸上谈兵。藻井本是精雕细琢的"空中盆景",靠斗拱的层层收缩托起视觉美感。非要让它扛起整座大殿的荷载,好比拿苏绣绷架去架桥——宋代《营造法式》里记载的"偷柱"技法,在宁波保国寺无梁殿玩到极致,也不过撑开9米跨度。那些交错叠压的斗栱看似悬空,实则是把柱子藏进了墙体,与西方石拱顶的受力逻辑根本是两条路子。
最可惜的是,这么多人争论技术可能,却忘了中国古建的精髓在"以柔克刚"。唐代匠人在佛光寺用四椽栿横跨12米,明明能造厚重穹顶,偏要追求"如鸟斯革"的飘逸感。柱网间的空间魔术师们,早用层层出挑的斗栱织出比穹顶更精妙的天花——藻井是梁架间绽放的烟花,你非要把它改造成承重墙,既辜负了烟花的绚烂,也小看了承重墙的担当。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版权所有:启幕AI
文章标题:都说中国木构建筑无法造出一个无柱的内部空间,那为什么不把传统古建里的藻井放大以达到穹顶的效果?
文章链接:https://qimuai.cn/?post=119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文章标题:都说中国木构建筑无法造出一个无柱的内部空间,那为什么不把传统古建里的藻井放大以达到穹顶的效果?
文章链接:https://qimuai.cn/?post=119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