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现在的博士更难读还是二三十年前的博士更难读?
问题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389998236309344
作为一个在实验室摸爬滚打十年的老博士,看到这个问题我直接笑喷了。那些嚷嚷"过去博士更难读"的朋友,怕是对现在的学术修罗场一无所知啊。
我导师总爱念叨九十年代读博的"苦日子":手抄论文、用计算尺捣鼓数据。可您猜怎么着?那时候发篇SCI能当传家宝,现在呢?没三五篇一区顶刊,简历都不敢往外递。实验室流传的段子早升级了——从前是"十年磨一剑",如今是"一年磨十把刀",刀刀见血。
当年我读博时,凌晨三点抢电镜机时是家常便饭。最狠那次连续熬三个通宵改论文,灌咖啡灌到心悸,直接在导师办公室眼前一黑。醒过来抓着导师袖口问:"Figure 3的显著性没问题吧?"这种拿命拼的焦虑,老前辈们真未必经历过。
现在的博士生简直是学术界的瑞士军刀:白天跑WB做不出条带抓耳挠腮,晚上还得化身PPT裁缝赶组会汇报。我那师弟前两天蹲在超净台旁边嘟囔:"入学时以为要当爱因斯坦,现在发现就是个给影响因子打工的纺织女工。"深有同感啊!
最讽刺的是,仪器越先进截止日期就越疯狂,文献数据库越丰富要啃的论文就越多。这么掏心窝子的吐槽居然没人拍砖?看来大伙儿都被审稿意见虐得没力气刷手机了。
别被老一辈的苦情戏带偏节奏。当代博士不但要和全球同行拼手速,还得追着年年水涨船高的毕业标准狂奔。要我说,读博这游戏啊,老版本是操作杆失灵的黑白机,新版本直接给你上VR地狱模式——Boss的血条长得望不到头,装备耐久度还哗哗往下掉。
文章目录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