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称刷题会抹杀孩子求知欲、好奇心,怎样看待他的观点?
近日,开学第一课「钱学森精神进校园」活动走进杭州多所中小学校。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来到师生中间,生动讲述科学家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镌刻下科学与担当的家国印记。 「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则是钱永刚教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在学生成长层面,钱永刚教授对当下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深感忧虑。 他指出,如今他曾遇到过 18 岁的学生,当被问及「对什么感兴趣」或「对什么不感兴趣」时,都只能摇头以对。这样的现状让他担忧——失去探索热情的年轻人,未来又能拥有怎样的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钱永刚教授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他倡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多阅读课外书,多多培养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课外书不必逐字逐句精读,哪怕只是随手翻阅,也能开阔眼界,补充课本之外的知识。而让学生主动翻开课外书,关键在于守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才会愿意主动阅读、主动思考。就像了解『基因’的概念、知晓』东风 -16’这类大国重器的概况,『知’与』不知’有着本质区别。」钱永刚教授说。近日,开学第一课「钱学森精神进校园」活动走进杭州多所中小学校。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来到师生中间,生动讲述科学家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镌刻下科学与担当的家国印记。「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则是钱永刚教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在学生成长层面,钱永刚教授对当下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深感忧虑。他指出,如今他曾遇到过 18 岁的学生,当被问及「对什么感兴趣」或「对什么不感兴趣」时,都只能摇头以对。这样的现状让他担忧 -- 失去探索热情的年轻人,未来又能拥有怎样的发展?面对这一困境,钱永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9586491119465158
作为一个在应试教育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看到钱永刚教授这番话真是五味杂陈。说真的,那些鼓吹"刷题才是硬道理"的论调,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本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就栽在这上头了。
高三那年能把十年高考数学卷倒背如流,可你要问我为啥1+1等于2,我能愣半天。后来进了大学实验室才明白,自己活脱脱像个背菜谱的厨子:红烧肉放几勺糖门儿清,可糖在油锅里噼里啪啦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抓瞎!这种只会死记硬背的毛病,在搞研究时可让我吃了大苦头。
现在辅导闺女功课才真叫抓狂。前几天小丫头仰着脸问:"爸爸彩虹为啥是弯的呀?"你猜我第一反应是啥?差点去翻箱倒柜找当年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早知今日,当初真该听钱教授的,少做两套模拟题,多啃几本《十万个为什么》。
不过这话也得两头说。我导师有句话特在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总不能指望学校给你量产爱因斯坦吧?"可现下家长们也挺逗,嘴上抱怨孩子缺乏创造力,转头就把课外时间塞满奥数班英语班,这操作简直比逼着金鱼学爬树还离谱。
我家对门那孩子就是典型。从小刷题刷到近视八百度,去年好不容易挤进985,结果进了宿舍就躺平。上周碰见他妈,愁得直跺脚:"整天就知道打游戏,问以后想干啥,张嘴就是'爸妈说考公务员稳定'"。多灵光的孩子啊,硬生生给训成了答题机器,想想都心疼。
钱教授这话我举双手赞成,可关键得落到实处。要我说,与其逼孩子背勾股定理,不如带他去科技馆看磁悬浮;与其刷一百道利润应用题,不如带着算算双十一怎么凑满减最划算。毕竟对世界的好奇心呐,题海里泡不出来,得靠柴米油盐的日子慢慢养。
文章标题: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称刷题会抹杀孩子求知欲、好奇心,怎样看待他的观点?
文章链接:https://qimuai.cn/?post=780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